十堰市太和健康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SHIYAN TAIHE HEALTH INVESTMENT & MANAGEMENT CO.,LTD
 

“彪悍”的美小护们,你们辛苦了,护士节快乐!

浏览数:58

在医疗纠纷里,身体柔弱又不得不在第一线直面患者的小护士往往都是处于受害者的角色。护士节到了,护士们也该“变身”了。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相当彪悍的护士。这些护士可不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她们凶狠起来真是不得了。

女护士夺刀:医院里的"维和部队"


在医院里,患者和医生护士闹的有不少,家属之间有矛盾闹到医院的就不多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医院管不管?必须管。


在沈阳军区第211医院妇产科,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情。一名红衣女子与住院产妇董女士的丈夫在病房门口厮打在一起,并伴有激烈争吵。护士长韩爽看到之后上前制止,把两个人拉开。


经韩爽耐心劝说,红衣女子答应离开,并向电梯走去。突然,她从随身皮包里掏出一把菜刀,转身冲向住着产妇和婴儿的病房。这时候,韩爽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双手死死抓住女子持刀的右手,一边奋力夺刀一边大喊:"快来帮忙!快叫保安!"


后来现场人员和赶来的保安一起把红衣女子扭送到当地派出所。原来,这名情绪失控的女子是董女士丈夫的亲戚,双方因家庭矛盾而发生争执。


其实韩护士长的举动不是鲁莽,彪悍的背后是扎实的功底。上面图片里穿迷彩服的就是韩护士长,她除了在医院担任护士长职务外,还是妇产科里为数不多的现役军人。韩爽业务能力突出,多次在岗位练兵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还曾作为医疗分队队员执行了国际维和任务,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来看看韩护士长在作战训练时候的飒爽英姿:



看到这张图片,大家就秒懂了吧。遇到如此彪悍的护士长,不管是谁来闹事都只能被削回去。维和部队的职能是调解地区冲突,没想到曾经作为维和部队医疗分队队员的韩护士长在医院里也当了一回"维和部队"。

怀着孩子夺刀

是的,又是护士夺刀,但是这次是一个怀有3个月身孕的准妈妈。


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送来了一个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而口服农药自杀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这位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但是没想到在完成治疗后病人突然坐起,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弹簧刀朝自己颈部连捅数下,大量鲜血喷涌而出。旁边陪护的家属吓得纷纷向门外走去,这时候怀孕三个月看看上去文文静静的急诊科护士岳娟拿起止血包冲上去,一手按压患者颈部,一手试图夺下患者手中的弹簧刀。


患者挥舞着刀不肯放,岳娟没有退缩,继续用力夺刀。这时,病床旁来了一位年长的家属,在他协助下,岳娟趁患者不备,猛然夺下了弹簧刀。


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往手术室。通往手术室的路上,岳娟不顾自己怀有身孕,使出全身力气奔跑。护士长宋春莲上前对她说:"你休息一下吧,你肚子里有孩子啊!"岳娟轻轻说了句:"病人还在等着我呢。"

"师徒”一起夺刀

在2013年10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发生了一起陪护人员持菜刀砍患者的事件。如果不是两名90后的小护士一起夺下了歹徒手中的菜刀,后果不堪设想。


夺刀救人的刘秋兰和邓琼月都出生于1991年,刘秋兰在骨一科干了一年多,邓琼月是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的学生,几个月前刚到医院实习,刘秋兰是邓琼月的"师傅"。


回忆起事发当晚的情形,两个姑娘都说,"冲出去救人是出于本能,当时没有想太多。"


事发当晚,刘秋兰和邓琼月值夜班,凌晨时分,大部分病人都睡了,整栋楼静悄悄的,两个护士轻手轻脚地在监护室里为病人换药,走廊里突然传来了凄厉的叫喊。走廊里的情况把她们吓呆了,一名男子挥着菜刀向过道病床上的一名患者乱砍。这名男子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而病床上的患者已经血肉模糊。


两个女孩子一个拉住歹徒的胳膊,一个抢歹徒手里的菜刀。两人合力把歹徒向后拉到够不到患者的地方。但是两个女孩子的力气毕竟比不上男子,歹徒一直在挥舞菜刀。直到另外两名男子冲过来帮忙,才控制住了行凶的歹徒。


被砍的患者身中数刀,血肉模糊,随后立即被送往手术室抢救。如果护士们晚来一步,就会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


本来应该是温柔的白衣天使,却在极端的环境下磨练成了彪悍护士,这其实也是这个行业的悲哀。今天是护士节,再来看这些被逼无奈的英雄举动显得更加悲凉。希望未来我们的白衣天使们,能够真的工作和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温暖的环境中。


附:护士节福利:如何优雅地“搞定病人、搭档医生”

技能一

把生活自理能力“还给”病人


过去,对护士的治疗处置训练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比如穿刺怎样两快一慢,如何无菌操作,认真三查七对等等。医生很少教护士,护士更少问医生如何观察评估病人。当优质护理要求护士贴近病人进行专业观察评估时,很多医院第一反应就是“做不到”,因为护士每天忙于大量的治疗处置,根本没时间去观察评估病人。


护士一直保持随时询问病人的习惯,每次给病人做治疗处置,总是顺便询问同病房的患者,“感觉好点了吗?” “有什么不舒服吗”等。提问的背后,就是在观察评估病情。


技能二

量化,量化,还是量化!


观察监护是护理的内容之一,它是诊断证据的来源。量化证据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清晰地看到病情的状态和变化趋势。


如患者的体温是36℃,就不应表述为模糊的“正常”。事实上,体温36℃属于正常,36.8℃也属正常,可是从36℃上升到36.8℃的变化则反映出可能不正常的病情趋势。另外,也不能将37.3℃以上的体温笼统地称为“发烧”,37.8℃和40.3℃都是发烧,严重程度却显然不同,治疗手段也各异。


通过表情评分表可以做到对表情的量化(见下图)。



实践证明,表情评分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病房的墙上,贴出表情评分对照表,从微笑到痛苦流泪,依次制订各种表情示意图,共11分,0分对应微笑,10分代表痛苦到流泪,中间按照嘴角和眉形的变化展现患者的痛苦程度。护士通过观察病人表情,即可评出他的表情分数。


如此一来,既方便护士交接班时清晰地介绍各个病人的状况,不至于使用“还行”、“可以”、“没什么大问题”等模糊不清的语言。另外,便于护士长制订护理规范,如“病人表情3分要询问病人;4分要报告医生”,以此类推。医生根据情况检查病人,找出病人表情得分高低的原因, 继而实施处置。


技能三

挑大梁Hold住医生盲点


常常有护士反映,医生不支持功能训练。当护士问医生病人能否喝水或下地时,医生的回答常常是“不着急,等一等”。


难道医生不愿意病人快点恢复吗?显然不是。原因在于:大多数医生虽然熟悉伤病局部的承受能力,但他们没时间去了解其他四个方面(生命体征、全身肌肉力量、疼痛评分和心理认知)的实际情况,加之病本位医疗理念的驱使而不愿去主动了解,因此显得过于保守。


护士要想安全有效地实施功能训练,必须掌握其方法和流程,要在了解评估病人的基础上制订康复计划并加以实施。


进行护理康复训练前,护士还要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正常,才可以用力训练。


下表即是在对一位右股骨骨折的病人,了解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的康复护理计划,二者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康复训练计划,接下来便应按照计划去实施。




——摘自《唤醒护理》



张中南 著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