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养结合的十堰样本”——太和·和众养老中心成立四周年系列报道① 医养结合开新篇178
记者 毛以国 通讯员 鲍梦春 张慧君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的挑战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十堰作为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如何让更多老人安度晚年?自2015年成立以来,太和·和众养老中心积极探索、践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与优质的养老服务相结合,不断适应养老市场刚需,开启了医养结合养老新篇章。 为需而立 老有所养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的18年间,老年人口净增1.1亿。根据市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到55.7万人,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速明显加快、“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等特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实,地处秦巴腹地深处的市太和医院敏锐地把握住新形势下养老产业发展趋势,早在2011年就正式提出太和·和众养老中心立项,并选址茅箭区。之后,该项目被列为茅箭区2013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和2014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2015年1月,茅箭区政府与市太和医院合力打造的太和·和众养老中心正式开业,一所集“医、食、住、行、娱、养”于一体的专业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走进十堰市民的生活。 正如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所说“太和医院与茅箭区政府携手共建养老产业,不仅缓解了养老紧张局面,提升了养老品质,也开创了十堰市乃至湖北省医养结合发展养老产业的先河”。 品质养老 长者乐居 彼时,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各种养老模式中,医养结合还是个新模式。太和·和众养老中心负责人王香亭介绍,老年人患病率上升等情况,使养老过程中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普遍相互独立、自成体系,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常常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正是这样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无缝衔接的新型养老模式。 据悉,目前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在住长者中,自理长者占40%,半失能长者占30%,失能长者占30%。在这里,他们的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极大保障了老人的生活品质。2015年3月,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入住一对长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夫妇。一次,老爷子突发消化道便血,被值班护理人员第一时间送往太和医院,并经过绿色通道实施救治。出院后,养老中心在食堂为老爷子专门开“绿灯”,为其准备易消化的流食,直至其彻底康复。 王香亭介绍,为了推行医疗、养老深度融合,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在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的基础上,以实力强劲的太和医院为医疗后盾,可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紧急救援等系列医疗服务。 行业典范 声名远播 有志者事竞成。自2015年1月开业以来,太和·和众养老中心累计接收入住长者近500名,极大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他们安心、快乐、幸福地养老保驾护航。 得益于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4年来,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年接待外来参观者30多批次累计超过2000人,其中不乏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 “取经者”;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央视13频道曾将其作为湖北省医养结合典范进行报道;中心和护理员分别荣获 “十堰市养老先进单位” “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作为鄂西北养老机构的领头羊,2018年9月,在十堰市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上,太和·和众养老中心将4年来的医养结合新模式下养老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分享给业界同行,赢得广泛赞誉。随后,在2018年湖北省民政厅开展的养老机构评选中,中心获评全省 “四星级养老服务机构”,这是十堰市首次出现养老机构入选四星级,该荣誉无疑是对太和·和众养老中心高品质的认可。 |